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次海上补给 (第2/4页)

国产的001航母也有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在002上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有了弹射器,歼十五的满载起飞不是问题,而且完全可以从舰首的起飞点起飞!

虽然在陆地上进行过测试,但是依旧还是无法模拟真实的情况,在航母上,接下来要进行大量的相关测试,这也是航母海试的重要内容。

“咱们的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降落重量应该不一样吧?”秦涛想到了什么。

“是的,所以在重载弹射起飞之后,需要在天上多飞一段距离,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下来。”王玮说道:“当然了,这样也正好演练一下我们的航母舰载机五百公里的巡逻半径以及预警机的引导。还有带弹降落的科目。”

最大起飞重量决定于飞机的气动特性、发动机以及弹射器,而最大降落重量决定于起落架,不管起落架多么强大,也无法承受33吨舰载机降落时候的冲击,哪怕就算是美制航母舰载机,在降落的时候也得扔掉一部分外挂,保证安全降落。

对国产航母舰载机来说,也必须要进行这些科目的测试,虽然在001航母上测试过了,这002航母也得再来一遍,毕竟两艘航母的甲板大小不一样,操作方式也有所区别。

“我们的歼十五极限情况下能挂载多少?”秦涛好奇地问道。

“咱们的歼十五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一般都按照32.5吨来计算。”王玮给算了起来:“这样一来,就具备15吨的有效载荷能力,其中,飞行员的重量加上弹药挂架,还有各种润滑油等等,减去一吨的重量,还剩下十四吨,我们如果不携带副油箱的话,那就是9.3吨的机内燃料,这样还剩下5.7吨的弹药挂载能力。”

对于战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来说,是需要权衡和折中的数据。

苏33的空重是18.4吨,这个空重指的是从飞机厂出来的重量,各种润滑油都没有加注,老毛子就喜欢这么算,发动机的推重比也是算干重量,这样数据能好看一些。

国内的技术更加先进,仅仅是机头上的雷达,就能比老毛子的苏33减掉半吨的重量,再加上机身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减重效果更好,歼11B的空重都能减到16吨以内,而舰载机由于要强化起落架,折叠机翼等等,重量肯定比陆基的要大得多,所以,最终得到了17.5吨的空重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33吨,这也是四舍五入来的,真实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2.5吨,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14吨的载荷能力,这个得权衡分配。

歼十五的最大外挂能力6.5吨,如果全部挂满弹药的话,那就剩下了7.5吨的机内燃料携带量,也就是说,最大外挂和最大内油是不能同时达到的数据。

哪怕就算是用了弹射器,这个数据也不能变,想要多挂武器,那就得减少内油,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因为还有另一个解决方案。

“我们的空中加油技术应该已经成熟了吧?”秦涛问道。

陆基战机想要挂满武器起飞,那也会出现内油不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上天之后进行空中加油,陆基的空中加油机都是运输机或者是客机改装出来的大家伙,一次上天能携带几十吨甚至是上百吨的燃料。

但是海军舰载机就没有这种优势了,航母的甲板上没法起降大家伙,想要解决航母舰载机的空中加油,那就只能用伙伴加油的方式。

一架执行任务的战机,满挂弹药起飞,一架帮忙加油的战机,满载燃料,飞上天之后,满载燃料的战机抛出一个空中加油管,把燃料加到执行任务的战机肚子里,让后者有充裕的燃料去执行相关任务。

这种方式也是美国海军首先发明出来的,他们把自己的A4天鹰攻击机的肚子上加装D704型加油舱,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客串”一把加油机,省得总是呼叫陆基加油机,而陆基加油机得需要陆地基地,这不一定能满足,还是自给自足比较好。

>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